建筑科技

人物专访

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上海陆家嘴港务大厦迁建项目建筑实践方案探究

    杨建中;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陆家嘴地区在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根据社区公共空间塑造需求,采用国际方案征集的方式,对该区域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研究,从建筑外部空间层次、空间尺度及比例、公共空间可达性及建筑立面形象等多角度分析城市更新实施方案。

    2023年05期 v.7 5-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街区商业微更新中的文化创新——以上海衡山坊为例

    查翔;

    城市的微更新是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到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下,旧城微更新对于激发街区商业活力、改善街区商业面貌、提升街区商业空间形象有着精确的实施意义。以上海衡山坊为例,通过街区商业微更新中的文化创新,提出街区商业设计的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整体文化营造,为推动街区商业持续运营以及塑造街区商业活力和特色体验提供创新思路。

    2023年05期 v.7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城市更新视角下存量产业用地盘活的设计策略——以广州海尚明珠智慧园和上海海尚世界智慧天地为例

    张莹;

    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为了促进长期处于低效浪费或者完全闲置状态的城市存量产业用地的提质增效以及企业不动产的保值增值,结合中远海运资产旗下广州海尚明珠智慧园和上海海尚世界智慧天地2个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探讨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存量产业用地盘活的设计策略。提出对于不同地域和价值的城市存量产业用地盘活的项目,可以采用保护性开发或拆除后重建2类不同更新对策,并探究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产业升级的具体方法。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实现存量产业用地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3年05期 v.7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规划与设计

  • 典型高速公路隧道BOT项目运营期专项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李圣凯;

    以杭州钱江隧道在运营期实施专项工程改造为例,以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方管理角度,探讨典型高速公路隧道BOT项目立项实施专项工程设计管理环节的管控要点,进而提出了“四性管理”理念,全方位、多维度,合理考虑项目立项的必要性、方案的可行性、造价的经济性与实施的紧迫性,把握运营实际痛点,对症下药提出技术方案,在强调成本管控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国有企业合规角度的各类管理细节与要素。

    2023年05期 v.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 旅馆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的一些思考

    黄婷;张颖慧;

    在旅馆建筑设计中,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对《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学习与理解,对规范中相关给排水及消防有关条文进行分析,并就条文和旅馆建筑的实际发展提出看法、建议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2023年05期 v.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建筑结构

  • 既有房屋鉴定中空斗墙承载力等效验算分析

    王庆杨;

    空斗墙房屋在我国依然具有一定保有量,此类房屋的鉴定需基于现场实际材料强度检测结果进行验算,各规范中没有直接参考依据,各结构计算分析软件也无相关验算模块。研究提出一种空斗墙等效验算方法,对空斗墙任意实测出的砂浆和砖抗压强度,均可通过一组普通烧结砖实砌墙的砂浆和砖进行等效验算,在等效替换中采用“砂浆不变,砖调整”的原则保证轴心受压稳定系数与砂浆强度相一致。对于实测的材料强度和空斗墙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相关计算参数的取值给出一些处理建议,最后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盈建科设计软件中实现对空斗墙房屋的直接等效验算,为空斗墙结构的相关鉴定工作提供便利。

    2023年05期 v.7 26-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坑变形预测研究

    乔月;

    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环境大都比较复杂,存在包括土体参数等不明确的影响因素,极易引起基坑结构的不均匀变形,从而危及基坑结构的稳定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为了保障大型建筑物的安全,需要对基坑的变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BP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以及信号前向传播、误差反向传播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基坑的变形预测研究。研究以太湖新城综合管廊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为例,分别以环境变量和水平位移为输入数据,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的支持下,实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基坑变形预测,并对测斜井某深度的水平位移累积量进行了预测。将2种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与允许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2种BP神经网络模型都可用于对基坑变形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模型间对应预测值的比较,发现第二种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更高,更适用于基坑工程。

    2023年05期 v.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建筑工业化

  • 复杂公共建筑的数字化应用——以深圳某服装公司总部基地为例

    张文杰;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建筑行业走向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研究分析了数字化在建筑业应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关键技术,并以深圳某服装公司总部基地为例,对数字化技术在复杂公共建筑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数字化技术在复杂公共建筑及其他类型建筑的应用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2023年05期 v.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 基于BIM+MR的仿古建筑机电隐蔽应用实践

    黄亦楠;

    如何充分利用仿古建筑特点,在保证安全性、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兼顾美观性,是仿古建筑机电隐蔽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以上海市某新建仿古园林酒店项目为例,针对仿古建筑机电隐蔽要求高、施工难的问题,探讨运用BIM+MR技术解决仿古建筑机电隐蔽问题。在案例实践中,运用BIM+MR技术,通过实景叠合、漫游交互、视线分析等功能,既能在正式施工前发现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将纠偏成本降至最小,又能在施工完成进行质量验收时,直观高效地进行复核,并提出整改措施。通过项目验证,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技术经验,可为类似仿古建筑项目的机电隐蔽施工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7 39-4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快速建造技术研究

    张新礼;杜营飞;张浩;郝慧昌;

    针对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现有快速建造技术在建设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快速建造技术研究。以商丘华商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新建厂房(二期)项目为研究对象,借助BIM5D云平台将BIM模型应用到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快速建造中,使用PKPM或者Staad/Pro等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结构设计,自动生成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建设模型,实现了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的快速建造技术设计。研究表明,利用技术建造的油漆车间可在计划工期前完成施工,满足工期进度要求,并且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偏差、整体平面弯曲偏差、焊缝坡口角度偏差和柱子定位轴线偏差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能够使大跨度钢结构群体厂房项目在快速建造的同时实现高质量的施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023年05期 v.7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施工技术

  • 大坡度种植屋面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潘溢滔;

    以某新建大型展览场馆大坡度造型种植屋面设计施工为例,结合工程屋面特殊造型工况,通过分析种植屋面防水层及其相关防滑构造设计节点,对屋面防水层做法及种植屋面各构造层防滑移措施进行关键技术优化研究,工程实施效果良好,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3年05期 v.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 砂土状强风化岩地层盾构机带压开仓换刀施工技术研究

    王成宗;

    盾构机选型应综合多方面考虑,遇到特殊岩层时,盾构机前期配备的刀具往往不能匹配该岩层而导致刀具严重磨损,无法满足后期正常推进需要,因此需对刀具进行检查甚至更换。以锡澄S1线汽车客运站—江阴高铁站区间砂土状强风化岩层中盾构机带压开仓换刀为例,详细研究工程地质特点,制订合理技术措施,通过克泥效辅助保压技术措施,顺利实现风化岩层中带压开仓换刀,并通过经验总结,将带压作业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成功全面掌握施工技术,为今后土压平衡盾构机遇到在复杂地质中无法采用常规方式检查刀盘或更换刀具等作业难题时,提供了成熟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手段。

    2023年05期 v.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骑马井施工过程基坑渗漏水原因分析与治理方法探究

    祁涛;

    非开挖修复是老旧管道一种实用的维护管理措施。在修复过程中,涉及物料输送、人员进出和新旧管道连接等问题。建造骑马井是一种便捷、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法。骑马井的结构要求导致其与骑跨构造物接触部位成为薄弱环节,容易出现渗漏水问题。通过分析某城市大直径污水管道修复工程中骑马井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渗漏水问题,提出防渗堵漏、排水处理等应急措施,并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类似情况下的骑马井施工基坑渗漏水预防和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2023年05期 v.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超大直径公路隧道内部结构清水混凝土侧墙移动模架施工工艺

    胡杰;

    在隧道清水混凝土侧墙施工中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在满足盾构掘进条件的同时,还能保证极高的清水混凝土侧墙质量。以上海市北横通道新建工程VII标段工程为例,探讨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在超大直径公路隧道清水混凝土侧墙施工中的应用。结合具体项目,详细阐述移动模架施工工艺,通过模型结构验算分析得出移动模板台车整体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并对隧道内第一段侧墙进行成品质量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新川沙河工程泵闸异形流道施工质量监控措施研究

    梁金凯;

    以吴淞江(上海段)的新川沙河泵闸枢纽工程为例,对异形流道施工重难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用了物理装置模型试验、BIM技术、有限元模型评估、智能温控和物联网监控等先进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保证工程质量,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型水利工程水务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023年05期 v.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预应力PK板免排架支撑技术应用

    唐道通;

    预应力PK板属于一种新型楼板,为提升其使用性能,研究预应力PK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对局部支撑架布置技术、钢筋与混凝土等预应力PK板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局部支撑架布置与预应力PK板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利用正向均布加载方式,测量预应力PK板的挠度,分析其抗弯性能。实验证明,应用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后,预应力PK板的挠度值较低,可有效提升其延性性能与抗弯性能。

    2023年05期 v.7 67-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 大型沉井下沉施工力学分析与工程应用

    简青松;

    大型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偏斜、突沉、难沉、超沉等施工事故。分析大型沉井下沉过程中的受力状态,推导侧摩阻力、刃脚反力计算公式,建立下沉系数、稳定系数等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对大型沉井工程施工的实际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年05期 v.7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 精装修工程成品保护研究及实践

    宋沈晓悦;

    成品保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精装修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因此精装修工程必须高度重视成品保护工作。从精装修工程成品保护的意义、原则、材料、施工方法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常见部分的成品保护的具体方法,为精装修工程的成品保护提供了借鉴。

    2023年05期 v.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建筑材料

  • 道路固废再生集料处理工艺对再生水稳性能的影响

    顾强;

    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建筑垃圾数量增加。为了提高废混凝土回收利用率,解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分别采用实验室加工与工厂加工2种处理工艺,处理得到的道路固废再生集料制备再生水稳,研究了处理工艺对再生水稳力学性能、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掺量相同,再生水稳(其再生集料为工厂加工)较再生水稳(其再生集料为实验室加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均有提高,与工厂加工的再生集料性能优于实验室加工的再生集料有关;水泥掺量相同,再生水稳(其再生集料为工厂加工)较再生水稳(其再生集料为实验室加工)的间接抗拉强度持平或略有提高,主要因为实验室加工的再生集料表面更为粗糙,易于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凝结与附着,从而增加水泥浆体与集料界面黏结,降低了再生集料处理工艺对再生水稳间接抗拉强度的影响。

    2023年05期 v.7 79-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蜂窝复合板材结构通用计算方法研究与分析

    肖波;邱念;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成熟,蜂窝复合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各建筑规范中对蜂窝复合板材的各参数计算仍不够完善。针对蜂窝复合板材,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蜂窝复合板的通用结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实该理论计算结果准确可靠。此计算方法可以精确地对任意多层蜂窝复合板进行力学分析,不受板材材质、形状及边界约束的限制,而且分析出来的强度是单一材质面板的,能够直接根据其抗拉强度判断是否可以满足受力要求,免去了找不到复合板综合力学参数的麻烦,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和较好的推广前景。

    2023年05期 v.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 叠合楼板在某核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李进晓;

    混凝土叠合结构具有整体性能好、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机械化施工、节省模板、降低造价和文明施工等特点。以某核电站项目辅助厂房为例,利用叠合楼板的设计理念,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模型及设计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对楼板跨中受弯正截面受力钢筋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同时提出保证叠合面在第二阶段受力整体性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和参考。

    2023年05期 v.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SW硅墨烯免拆模保温板施工实践

    王勇;

    我国建筑碳排放占比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建筑业的低碳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探索新型保温材料是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新焦点。某新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新型材料SW硅墨烯免拆模保温板,为解决裁剪率、施工质量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并进行现场实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新型材料的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2023年05期 v.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 山砂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涂开胜;杨兴霞;

    通过改变纤维掺量配制机制砂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从基本力学性能、微观状态下纤维分布方面,研究纤维掺量对机制砂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随着纤维掺量增.加,水泥胶砂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呈递增趋势;但随着增长趋势逐渐减缓,纤维掺量对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当纤维掺量为07%时,基本力学性能、微观状态下纤维分布达到最佳状态;纤维掺量对正拉黏结强度影响较小,影响正拉黏结强度的最大因素为基层粗糙程度。

    2023年05期 v.7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评估与检测

  • 光感片在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臧光勇;杨旭;陆诗磊;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隧道的规模愈发增大,隧道的应用场景也愈发复杂,隧道的自动化监测工作则是保障隧道建设与运维安全的重要手段。以激光测距仪为核心部件的传统变形监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感片,能够准确记录隧道的变形方向与变形量,提供可靠的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大幅缩小监测误差,对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2023年05期 v.7 97-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上海某江南民宅文物建筑勘察与评估

    刘向开;符素娥;白雪;

    以上海某江南民宅文物建筑的勘察评估为背景,介绍古建筑木结构文物建筑的现场勘察方法及过程,进行改扩建情况调查、结构材性测试、损伤状况勘察和变形测量等活动,并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主要承重构件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其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无损/微损检测鉴定手段和结果,结合房屋构件损伤病害情况,提出修缮保护建议,为后续砖木结构古建筑修缮改造与保护提供技术依据和借鉴。

    2023年05期 v.7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机械设备

  • 盾构机用内曲线液压马达脱空现象分析

    黄凯;

    现代盾构机的动力部件很多都采用了液压马达,如刀盘驱动、螺旋机驱动、搅拌机、接管器等。在这些动力部件中,内曲线液压马达的使用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在使用内曲线液压马达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脱空现象便是其中之一。根据某项目盾构刀盘驱动液压马达损坏现象,从马达内部结构和外部控制油路与控制方法方面分析马达损坏的原因,探究液压马达脱空现象。根据马达损坏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23年05期 v.7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绿色建筑

建筑经济与管理

  • 临港大道节点改造工程必要性及对临港新片区交通的影响

    战祥轩;王巍;张俊;

    随着2019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临港新片区迎来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快速发展期。临港大道作为连接临港新片区核心区与浦东中心城地区、上海市中心联系的重要中部通道,现状信控交叉口总计13处,通行效率不高,对于临港新片区建成面向亚太的国际枢纽城市、独立的综合节点城市交通保障支撑不强。通过实施临港大道节点改造工程,主线采用新建跨线桥和路口归并的形式,实现临港大道主线交通流连续。根据通车后统计,临港大道(G1503-两港大道)段平均节约50%的出行时间,提升了临港新片区对外交通的通行效率,起到了对周边快速路网尤其是S2高速公路的分流作用。分析表明,临港大道节点改造工程必要性强,通车后对于临港新片区交通影响有较大的改善作用,促进了临港新片区快速发展。

    2023年05期 v.7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 上海市数字盾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郑敏洁;

    数字化智能化施工是盾构法隧道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市数字盾构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建设,以上海隧道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为蓝本,结合上海市科委对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求,围绕“创新中心”组织架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技术和产品研发、科研成果产业化、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和产业化技术合作的创新生态,探索不同地层、不同工况条件下数字盾构工程的应用场景,大幅提高盾构掘进效率与工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不断提升盾构法隧道智能建造水平。

    2023年05期 v.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建筑咨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策略探索

    徐曼;

    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数字化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阐述了以行业科研院所、勘察设计企业为代表的城市建设、运行与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基本特征,分析了数字化人才团队在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现状与痛点,提出了数字化人才结构需求与人才资源规划要点和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探讨了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与获取的路径以及数字化企业文化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培养实例,可供相关企业在制订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时参考。

    2023年05期 v.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研究与探讨

  • 浅谈杭州地区小应变参数G0取值的合理性研究

    任向阳;

    HSS本构模型在HS模型基础上增加了2个小应变参数,考虑了小应变范围内土体剪切模量会随应变增大而不断衰减的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初始剪切模量对基坑变形影响很大。以杭州市一临近地铁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块淤泥质软土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卸.载-再加载试验,获得了该地块淤泥质土体的HS模型大部分参数,通过动三轴试验、剪切波速测量,得出淤泥质土的初始剪切模量在065~156倍卸载再加载模量之间。采用上述试验得出的初始剪切模量对基坑变形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连墙计算水平位移均小于实测水平位移,进一步反演计算发现,当初始剪切模量在2~25倍卸载再加载模量之间时,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曲线与实测结果更为接近。

    2023年05期 v.7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 韧性装配式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钱爱云;周雄;姜华明;李桅;

    为了提高装配式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塑性铰变形理念,提出了一种具有抗震韧性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构造。为了理解该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有限元模型通过文献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节点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其多种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影响节点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装配式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现浇节点,增加混凝土强度、耗能板厚度和强度会提高节点的承载力,降低节点的延性。

    2023年05期 v.7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