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平;
密封圈是确保排水及污水管道系统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防渗漏效果。如密封圈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污水泄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污水管道通常处于恶劣的化学和物理环境中,密封圈必须能够抵抗这些环境因素的侵蚀,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对密封圈质量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密封圈质量控制的手段,并给出检测试验的标准和方法,对密封圈的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孙宝民;
空间网格结构作为典型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凭借其整体性强、经济性好、施工便捷等优势,在工业厂房、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荷载变化、材料老化、施工缺陷及地震作用等因素,空间网格结构易出现杆件屈曲、节点失效等问题,导致承载力下降甚至整体垮塌。为确保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安全性,应着手对这些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进行结构检测与安全性评估,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结构安全性退化的,应考虑进行结构加固改造以提高其安全性能。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空间网格结构安全性检测及评估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空间网格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空间网格结构厂房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过程以及后续加固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9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周海丰;
城市桥梁病害多种多样,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和城市交通车流量日益增长,桥梁耐久性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小型非预应力结构板梁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合肥市多条城市主干路近年来的系统检测成果,归纳总结了城市道路各结构类型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等部位存在的常见病害特征,包括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破损露筋、支座脱空、铺装车辙等方面,并依据结构受力特点对各病害的成因进行针对性分析,给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总结成果,以期为城市桥梁运营维护、检测等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9 89-9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王颖;
上海市目前缺乏针对本地近代历史建筑的青砖和石灰砂浆的测强曲线,现有的间接法检测推定的强度结果准确性存疑。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对不同检测标准和文献中采用回弹法检测历史建筑青砖测强曲线和采用贯入法检测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测强曲线进行比较,并对实际项目检测原始数据使用不同标准进行强度评定结果的对比分析,寻找出适合的测强曲线。同时,通过收集采用原位直接法检测的实际项目数据,与间接法检测推定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上海市历史建筑的青砖砌体按DG/TJ 08—804—2005《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间接法进行强度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实际强度。采用上述间接法检测青砖砌体强度偏于安全。
2025年06期 v.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 蒋睿;
建筑工程检测不仅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还需要高精度的分析和实时反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结合大模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优势,探讨其在建设工程检测中的智能客服、标准管理、结构健康监测、材料性能评估、安全隐患识别及报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大模型凭借其在模式识别、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有望成为推动工程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6期 v.9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曾彬;
上海市率先推出《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团体标准,通过标准化规范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检测工作,为塑胶面层建设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控制提供了标准依据。经过多年实施,团体标准也进行3次优化改版,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得到严格把控,有效保障了师生身体健康。
2025年06期 v.9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 万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原有的土体状态、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能及时发现基坑施工对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基坑施工安全,以上海市某工程项目为例,对深基坑工程监测重难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基坑周边环境现状调查与交底、控制网布设、监测点布设与保护、基坑间歇时段施测等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来指导施工,保证了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
2025年06期 v.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王春;
以池州市神山石灰石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勘查、岩体结构分析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经工程修正),明确边坡浅层岩体质量特征及潜在破坏模式。采用隐式求解算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矿山采场边坡在各荷载组合工况下安全系数均显著高于规范要求,稳定性良好;运输道路内侧边坡在地震工况(荷载组合Ⅲ)下计算安全系数为1.142,略低于规范最低要求(1.15),存在浅层失稳风险。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运输道路边坡加固建议与采场边坡监测维护措施,为保障矿山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025年06期 v.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 栗学杰;袁镭;胡威;邢清松;李长运;刘红雨;魏萍辉;
超长地下结构工程日益增多,减少或避免混凝土外墙裂缝问题成为施工难点。结合某医药厂房超长地下结构的施工实例,研究新型全通式外墙诱导缝在超长地下结构中的应用,总结诱导缝的施工方法、后期取得的效果等。实践表明,采用新型的全通式外墙诱导缝技术,能有效减少地下室外墙的裂缝数量、降低外墙的渗漏风险,提高施工质量、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为类似工程的诱导缝设置提供建议。
2025年06期 v.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 张文明;
超欠挖问题在钻爆法隧道中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隧道工程材料超耗与建设成本。针对岩溶地层超欠挖问题,从地质、钻孔、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影响岩溶地层超欠挖的主要因素,提出岩溶地层超欠挖的具体控制措施,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超欠挖动态检测技术。实践表明,隧道超欠挖动态检测技术可有效控制岩溶隧道的超欠挖问题,提升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
2025年06期 v.9 123-12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侯意彬;
传统混凝土支撑系统在轴力动态调节和变形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上海市黄浦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探讨混凝土支撑轴力自动伺服系统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及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系统能显著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5年06期 v.9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倪红;
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殷高路站-政立路站区间,其盾构推进过程中出现管片上浮进而引发管片碎裂和渗漏等相关问题,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为盾构掘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2025年06期 v.9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岳朋成;
冻结法施工是目前富水地层地铁联络通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依托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工程实例,探究冻结法施工过程中粉砂层冻胀和融沉机理,并通过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对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施工过程的冻胀效应及后续融沉灌浆过程会造成附近隧道拱顶上浮和水平收敛变小,但对隧道拱底的沉降影响相对较小,及时进行融沉灌浆能够有效降低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2025年06期 v.9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晏煜恒;
依托超高层建筑上海市金桥春宇T1塔楼工程,通过现场监控视频,对超高层深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监控所得混凝土浇筑量—时间曲线与泵站提供的基本一致,说明监控所得数据较为可靠;溜槽在浇筑过程中存在混凝土泄露的现象,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浇筑效率与泵车位置有关,位于交通便利处的泵车效率最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效率公式,并将监控和理论的橄榄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监控和理论的橄榄车总数基本一致。
2025年06期 v.9 141-14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韩建勇;
依托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长风公园站2号出入口顶管工程,详细介绍大断面矩形顶管非接触围护弃壳进洞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并且对该技术的使用原因、工艺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经过文献查阅对各类大断面矩形顶管弃壳进洞施工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接触围护结构法为顶管弃壳进洞的典型方法。
2025年06期 v.9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李子昂;
超高层复杂结构体系施工过程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需要明确结构体系在施工期的变形和受力特点,从而对结构施工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针对某超高层多核心筒刚性连体结构,考虑体系内多种结构模块安装、荷载施加、支撑卸载等施工顺序,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从体系内钢结构模块的变形演化规律、核心筒与悬挑模块的变形影响机制、核心筒受力机制等方面,对施工期内结构特性开展研究。
2025年06期 v.9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杨振业;
目前,国内外关于盾构隧道正环完成拼装,盾尾穿越洞圈后再进行盾构机后退的情况尚无先例。以某工程盾构机出洞遇到障碍物需将盾构机后退至始发井进行故障排查为例,详细介绍自主研发的盾构后退关键技术,涵盖后退装置、止退装置以及同步注浆技术等方面,为后续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6期 v.9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朱文舟;付效铎;张冲;黄卫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设项目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逐渐增多,超大型基坑项目也随之增加。以上海某建设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工期紧、基坑面积大、需要分坑施工的特点,基坑分坑施工采用优化支撑结构形式、增加斜抛撑及改进斜抛撑节点等措施,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后续类似项目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6期 v.9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龙凤;
以设计适配的斜向爬升脚手架体系为目的,创新性地采用不同体系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组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斜向爬升脚手架体系有效克服了倾斜外立面施工的技术难点,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且在施工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类似具有倾斜外立面结构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与实践经验。
2025年06期 v.9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宋俊娜;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车站端头井处大跨径大荷载行车梁受力情况,并对比建造成本,得出最合适的设计结果,为简易梁作为行车梁提供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目前,该行车梁已在地铁施工现场得以成功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06期 v.9 171-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黄捷;
以上海市虹桥污水处理厂DN2200 mm进厂总管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大口径污水管道应急抢险与永久修复的技术实践与管理经验。通过快速应急响应、非开挖修复技术融合,实现高效修复与安全施工,为类似城市地下大口径污水管道抢修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2025年06期 v.9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赵磊;
依托上海市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从预制边梁带防撞墙的生产、运输及架设等多方面介绍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摸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城市核心区高架边梁带防撞墙更换的施工技术,并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适用性强、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对周边居民影响小等特点,对未来防撞墙等的更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9 180-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屈兵兵;屈正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拟建项目基坑开挖深度逐渐加大,越来越接近建筑红线,且周边环境相对复杂,因此基坑支护方案需谨慎。某项目距离建筑西侧红线较近,选择热熔式可回收锚索,可最大限度减少坡面开挖破碎段,简化施工工艺,抗震性能好。现场测试得出,锚固段和自由段的弹性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弹塑性位移表明锚索锚固段发生的是渐进性破坏。
2025年06期 v.9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尹小明;
以某住宅小区外墙外保温安全与防渗漏修缮项目为例,深入探究外墙修缮中的新型技术、新型管理方法及施工经验。实践表明,通过全方位精准检测,精心编制修缮方案,秉持样板先行理念并严格评估,应用薄层原位修复技术、特殊节点防渗漏工艺及系统性管理方法,可有效解决外墙保温层脱落、饰面空鼓渗漏等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2025年06期 v.9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