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

规划与设计

  • “美美与共”城市美学新理念在口袋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缪承含;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更新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工具,不仅能缓解空间压力和环境问题,还能促进社区交流和文化融合。以宜兴市为样本,深入探讨“美美与共”城市美学新理念在口袋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宜兴市口袋公园建设通过践行“美美与共”理念,成功营造出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的公共空间,实现了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可为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和美学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09期 v.9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 “工业上楼”视角下产业园发展模式研究——以松湖智谷产业园为例

    邓凤清;苏梓豪;张彤炜;胡兵;王倾莹;

    随着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紧张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产城融合成为高密度城市中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工业上楼”模式为解决城市工业用地紧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了有效路径。分析“工业上楼”模式1.0阶段至4.0阶段的发展历程,探讨该模式的演变,并以东莞市松湖智谷产业园为典型案例,阐述“工业上楼”模式下高标准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策略,以期为高标准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2025年09期 v.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 无锡市某办公园区高效制冷机房设计分析

    杨波力;刘砚文;汪海生;黄明强;俞超;

    以无锡市某办公园区高效制冷机房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年逐时冷负荷仿真计算、合理的冷水机组及配套设备选型、制冷系统优化控制、制冷机房优化布置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高效制冷机房设计,并对设计成果开展运行能效的模拟和数据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进行高效制冷机房设计之后,本项目制冷机房年综合能效可达5.67 kW/kW,达到了现行标准对高效制冷机房的能效要求。

    2025年09期 v.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建筑经济与管理

  • 浅谈建筑企业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

    张崎;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加强建筑企业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阐述政工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当前建筑企业政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析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的路径。研究成果表明,有效的融合是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支柱和组织保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5年09期 v.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大型项目群总控管理界面优先级策划——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及片区配套工程为例

    葛志昂;高笑彬;

    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及片区配套工程的总控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型项目群总控管理界面的构建逻辑与确定路径,以期为其他大型项目群总控管理中的界面管理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

    2025年09期 v.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监理视角下施工进度控制的动态管理方法研究

    王小勤;

    从监理视角出发,深度剖析施工进度控制的动态管理手段。阐述工程建设中实施施工进度控制的必要性,提出全面性、实时性、灵活性、协调性等应用原则,剖析动态计划、监控、协调与考核的管理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式管控,可快速应对施工期间的可变情形,实现工程进度预期目标;恰当运用动态管理手段,可切实提升监理掌控施工进度的本领,促进工程建设高效实施。

    2025年09期 v.9 20-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 人文机场建设指标体系与管理技术研究

    孙米佳;

    人文机场建设是民航机场领域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蓝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发展为了人民”、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重要行动。在此背景下,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了人文机场建设指标体系与管理技术研究。介绍《人文机场建设指引》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整体框架、技术内容,以期为各地机场推进人文机场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套量化、细化、特色化的技术参考。

    2025年09期 v.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超低能耗建筑全过程集成管理要点与创新策略

    陈寿峰;

    “双碳”目标背景下,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关键路径,需通过全过程集成管理实现技术落地与效能优化。通过分析超低能耗建筑全过程集成管理的必要性,研究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管理+专项咨询”“专项咨询兼技术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而分析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招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管控要点,构建超低能耗建筑全过程集成管理的实施框架,并从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方面研究超低能耗建筑集成管理的创新策略和路径,以期为企业开展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的技术咨询和实施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研究与探讨

  • 欧美建筑师负责制与绿色建筑制度协同发展的启示

    唐磊;

    采用文本分析、案例比较与逻辑框架方法,选取欧美典型零碳与低碳建筑案例,结合BIM与能耗模拟技术,分析其制度特征与作用机制,旨在探讨“双碳”目标下建筑师负责制与绿色建筑政策的协同机制,以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绩效。研究发现,欧美通过法律约束、经济激励与技术赋能实现有效协同,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应推进法律修订、激励政策与技术标准配套,采取渐进责任扩展、差异化试点及数据驱动的实施路径。

    2025年09期 v.9 29-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 微生物菌剂在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范廷廷;牛娜;端木祥杰;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湖之一,其水环境质量影响广泛。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四湖面临着复合型污染物积累加剧的严峻挑战,严重影响南四湖生态系统及周边的生产安全和生活健康。剖析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阐述微生物菌剂的治理机理、南四湖污染物治理难点和技术路径,并结合已有成果对南四湖水环境治理提出建议,以期为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 大跨度空间异型曲线拱梁组合体系桥梁设计与施工

    丁文俊;

    绍兴市上虞区曹娥江人行景观桥是一座大跨度空间异型曲线拱梁组合体系桥梁,其因优美的造型成为当地地标建筑。以该景观桥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该类型桥梁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点和节点构造的创新设计。通过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了桥梁结构在静力、稳定性及人致振动响应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建筑美学与结构安全的统一,为同类桥梁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9期 v.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冷弯厚壁型钢轴向构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付小超;

    为研究冷弯厚壁型钢轴向构件滞回性能,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对16根卷边槽钢施加轴向滞回荷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模拟获得的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分析长细比λ_y和腹板宽厚比h/t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λ_y与h/t对滞回性能,尤其受压区峰值承载力影响显著,但对受拉区影响较小;受压时,大长细比构件因整体失稳导致承载力急剧下降,建议控制λ_y≤70;宽厚比对承载力敏感度低于长细比,建议h/t≤40。

    2025年09期 v.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建筑结构

  • 减震技术在城市更新类项目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汤红永;

    减震技术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手段,具有拆改规模较小、可有效降低主体结构地震响应等优势,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中适用性较高。结合上海市城区一城市更新项目,探讨黏滞阻尼器在建筑结构加固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3种情况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黏滞阻尼器在减小结构位移、降低楼层剪力及提高结构阻尼比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9 45-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陈凯峰;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成为重点。通过对比3个不同设计参数的剪力墙试件(SW1、SW2、SW3)在加载过程中的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关键力学性能指标,探讨装配式剪力墙在不同条件下的抗震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装配式剪力墙中灌孔插筋的连接技术对墙体初始刚度的影响较小,而竖向轴压力的大小对试件的峰值承载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墙身布筋设计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也会对墙体的刚度和耗能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成果旨在为装配式剪力墙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9期 v.9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 塔式起重机基桩桩顶作用效应差异化分析

    谢继抗;翁承忠;张丁辉;林云星;孙海峰;

    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塔式起重机基础受力特殊,其所受不平衡弯矩会在360°范围内旋转,这使得其计算方法具有独特性。通过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有关公式推导出基桩桩顶作用效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与JGJ/T 187—201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中的有关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使用ANSYS软件进行实体有限模型模拟验证推导公式的准确性。研究发现,采用推导公式计算所得的桩顶作用效应更为精准,能更有效地保障塔式起重机基桩的安全性。因此,在非正方形布置的塔式起重机群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时,建议选用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式或推导公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2025年09期 v.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6K]

建筑节能

  • 国内外住宅运行节能降碳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胡蕴洁;

    建筑业是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仍需优化,而住宅碳排放的测算和管理工作略显薄弱。剖析我国住宅运行节能降碳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在建立住宅能源认证制度、推进节能改造实施普惠支持和精准扶持、激发自下而上的驱动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优化我国住宅节能降碳机制建议:一是优化完善能耗管理体系,二是加大改造支持力度,三是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度。

    2025年09期 v.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 上海地区沥青混合料碳排放模型与碳排放计算分析

    吴申;

    以排放因子法为核算方法,围绕沥青混合料原材料引入、运输、产品生产3个环节,构建上海地区沥青混合料碳排放核算模型,并对上海地区典型沥青混合料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经过核算,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总碳排放为34~62 kgCO_2e/t,原材料引入碳排放、原材料运输碳排放、混合料生产碳排放基本相当,其中原材料运输碳排放相对较低,但仍占总碳排放的20%以上。

    2025年09期 v.9 62-6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特征分析及节能策略研究

    徐雯娴;

    以每年的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析报告为基础,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对用能强度大的医疗卫生建筑和商场建筑,以及有潜在提高用能可能的教育建筑进行用能预测,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表明:医疗卫生建筑应强化“人的管理”与智慧化调控;商场建筑需加强建设与运营方的协同设计;教育建筑需预判空调扩容的潜在需求,并提前规划。

    2025年09期 v.9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 教育类项目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策略——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某学校项目为例

    赵宸鑫;

    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教育类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及区域特性,在设计阶段对超低能耗目标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通过项目建筑布局、围护及保温、节能及机电等专项设计措施,将超低能耗指标和实践要点予以落实,满足了项目使用功能、节能及优化总投资等要求,可为此类项目完成超低能耗设计目标提供方法参考。

    2025年09期 v.9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建筑工业化

  • 既定厚度下装配式隔墙的隔声性能研究——以汉芯公馆项目为例

    邓昌福;张童;魏旭;陆文婷;

    空气声隔声性能是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分户墙体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汉芯公馆项目背景下,对8项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进行了INSUL软件模拟和混响室法实测,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不同改进措施对隔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200 mm厚改性石膏条板裸板以及外置万能板隔声量均小于45 dB,将外侧万能板更换为硅酸钙板或塑钢瓷砖可提升至少3 dB,即可达成一般或高要求住宅分户墙隔声目标。轻钢龙骨墙体采用弹性龙骨内填吸声棉等措施可显著改善低频隔声性能,改进后可达到50 dB,且厚度远低于传统200 mm厚墙体。

    2025年09期 v.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发展研究

    张在晨;桂峥嵘;陈凯;罗智;黄颖健;林春健;蒋克柱;

    为探究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以国内外代表性城市模块化建筑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采用对比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结构模块单元组成、结构体系、建造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现有研究在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工艺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2025年09期 v.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以建筑陶瓷为例

    曾杰;岳鹏;余炼;

    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推进,科学评估建筑材料产品环境影响是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ISO 21930:2017 Sustainability in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Core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s of construction products and services(以下简称“ISO 21930”)为基础,以建筑陶瓷为例,结合实地调研与Ecoinvent数据库,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建筑材料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建筑材料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时,除了应以ISO 21930的要求为基础外,应重点关注边界范围界定、实际数据采集周期、基础数据遴选方法、归一化处理与贡献度分析、废弃物利用的环境效益数据取舍等内容。

    2025年09期 v.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 住宅修缮中自粘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的适配性研究

    高珏;

    提出防水卷材与防水涂料在2种不同设计及施工模式下用于粘结剥离强度测试的试验方法,旨在通过自粘卷材与防水涂料的粘结效果衡量多道防水层复合的适配性。在防水涂料-自粘防水卷材的复合方式下,大部分防水涂料与所用自粘卷材具有较好的适配性,其中以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最佳;在自粘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复合方式下,上表面覆砂及上表面设构造层的自粘卷材与防水涂料具有较好的适配性。

    2025年09期 v.9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 层布式废胎钢丝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马栋;王海有;

    为推广层布式混合长度废胎钢丝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通过建立废胎钢丝抗裂模型,提出其抗裂有效长度理论,得出计算公式,再结合桥面铺装混凝土的受力、裂缝状况,论证层布式废胎钢丝混凝土的科学性,并采取对比方法研究基于体积率的2种钢纤维和2种混凝土组合的3种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1)层布式废胎钢丝高性能混凝土更科学;(2)层布式废胎钢丝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比层布式工业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高0.3~0.4 MPa,比层布式废胎钢丝普通混凝土高1.2~1.5 MPa;(3)层布式钢纤维的体积率宜为0.5%~1.5%;(4)层布式废胎钢丝高性能混凝土收缩性能较基准高性能混凝土改善明显,收缩值减小7.4%~9.1%。

    2025年09期 v.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智能建造

  • 智能建造背景下地埋管线的安全监测与运维管理

    周先成;赵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埋管线种类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复杂,其在城市功能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城市地埋管线出现问题,就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城市地埋管线的安全监测与运维管理至关重要。介绍智能建造背景下地埋管线安全监测与运维的现状,分析当前城市地埋管线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智能建造背景下地埋管线安全监测与运维的相关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城市地埋管线的安全监测与运维管理水平。

    2025年09期 v.9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道路复杂管线施工保护研究

    樊萧强;

    城市道路施工区域内常分布有大量复杂的地下管线,因此,最大限度保护现状管线不被破坏是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以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依托,应用BIM技术,对现状管线和设计管线数据、空间碰撞等问题进行复核;同时,基于地形和管线三维模型,分析沟槽开挖最优方法,并通过施工模拟,论证开挖方案中支护结构及管线保护的合理性。实践表明,BIM技术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可为类似城市道路复杂管线施工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 智能化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模式分析与应用

    李杏;

    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模式相较于传统工地分散加工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建筑行业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以某钢筋智能加工配送中心项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智能化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模式的技术特点、管理优势及实施效益,以期为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v.9 103-10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 基于聚类算法的不同建筑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研究

    何林儒;钟毅;

    电动汽车作为电网储能的潜力单元,其与电网的合理互动、削峰填谷等作用逐渐显现。然而,目前国内对不同建筑类型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研究较少,缺乏长期实际充电数据验证。选取某地典型住宅建筑、公共商业建筑的2024年全年的电动汽车充电数据,采用K-meams、DBSCAN聚类算法识别不同特征充电行为,并分析电动汽车24 h逐时充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住宅建筑充电行为存在“双峰一谷”现象,与居民日常出行规律匹配;公共商业建筑充电行为存在“双峰双谷”现象,与电网峰谷电价时段高度匹配。研究成果旨在为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虚拟电厂等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2025年09期 v.9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绿色建筑

  • 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成效及改进措施

    杨俊元;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以高能源消耗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可取,应及时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方法,积极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新时期建筑工程现状,深入探讨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思路与方法,助力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转型升级,竭力规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

    2025年09期 v.9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施工技术

  • 敏感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伺服支撑在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中的应用

    李树政;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邻近对变形敏感的隧道、地下管线,因此基坑工程需进行变形控制。在众多变形控制措施中,预应力混凝土伺服支撑可消除大部分基坑变形,有效控制软土深基坑位移。以上海市黄浦区某深基坑施工为背景,介绍预应力混凝土伺服支撑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基坑应用预应力混凝土伺服支撑系统,保证了电力隧道变形不超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25年09期 v.9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上海地区深基坑施工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案

    陈芳;

    以上海地区为背景,系统性剖析深基坑施工所面临的地质环境复杂性、施工条件局限性、技术高标准要求及安全风险管控等挑战,并在综合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创新性的应对策略。同时,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地质条件适应性技术、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施工环境协调策略、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内容,以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提供参考,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v.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 长距离高强度硬岩掘进刀具管理技术

    王宇坤;郑飞;李明虎;刘明;刘闽龙;

    盾构刀具管理是长距离高强度硬岩掘进的重点管理工作之一,是项目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以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一期工程洋里站至中间风井盾构区间为例,探讨长距离高强度硬岩掘进刀具管理技术。分析高强度硬岩地层掘进过程中盾构刀具的磨损原因,从刀具选择、刀具检查管理、刀具密封性能管理、掘进参数控制等方面建立盾构刀具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可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刀具更换的频率,在保障隧道安全施工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

    2025年09期 v.9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 钢管斜支撑工艺在软土层深基坑项目中的应用

    秦进;

    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5B-6项目为背景,针对软土地区邻近管线及生活区的深基坑施工难题,研究钢管斜支撑支护技术的应用。结合具体工程实践,从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3个方面系统阐述该关键技术。实践表明,该方案在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造价与工期。研究成果旨在为类似地质与环境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借鉴。

    2025年09期 v.9 127-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 塔吊基础形式与布置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实例

    李勇;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塔吊作为使用周期长、频率高的核心起重设备,其基础形式、位置布置及型号选择对施工效率、成本控制及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以上海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例,在探讨塔吊选型、基础样式及施工位置的基础上优化塔吊基础设计方案。研究表明,科学的塔吊规划不仅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求,还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并降低安全隐患。研究成果旨在为建筑施工中塔吊的选型与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5年09期 v.9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基于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的压入式沉井施工成套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峰;许立;

    主要研究全自动控制系统压入式沉井施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及其工艺特点。通过分析压入式沉井的构造、原理及工艺流程,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该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全自动控制系统压入式沉井施工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施工速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深基础施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年09期 v.9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 钢筋直螺纹端头加工创新工艺研究

    刘文良;

    随着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钢筋端头加工的效率与质量成为关键因素。针对传统钢筋直螺纹端头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创新的加工工艺。通过集成切头与车丝工序,采用冷切锯代替传统切割设备,减少吊运并省去角磨打磨工序,显著提升效率。实践表明,改进后的工艺有效缩短了加工时间,达到了项目施工进度要求,降低了人工成本,为钢筋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v.9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紧邻河道深基坑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前撑注浆钢管组合支护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刘海阔;付效铎;於进进;张冲;黄卫星;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前撑注浆钢管组合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型式。该结构将2种施工工艺有机结合,利用两者的优点,达到免除或减少内支撑的效果,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成本。以上海祝桥安置房项目为依托,探讨采用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前撑注浆钢管组合支护结构,克服临水复杂地质环境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

    2025年09期 v.9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墙面平整度检测中的应用

    李娜;李吾伊;魏旭宝;周平;毛露露;李阳;宋红钢;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非接触性、快速性、数据采集的高密度性、全数字化和全天候等特点,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建筑墙面平整度检测领域,利用该技术,可快速完成实体表面数据点的扫描测量工作,对墙面进行点云采集,并通过平面拟合、坐标导出等一系列方式,获取各点至拟合平面的距离,从而对墙面平整度进行分析。

    2025年09期 v.9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混凝土主梁0号块浇筑支架自平衡预压施工技术研究

    韦杰;

    以东阳江特大桥主桥0号块施工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主梁0号块现浇支架自平衡预压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混凝土悬浇梁桥0号块支架大吨位自平衡反压系统,实现了0号块支架无堆载预压施工。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0号块预压系统结构传力合理,构件具有良好的强度,可满足预压施工过程的受力要求。现场监测对比结果表明,实际浇筑过程支架的变形与预压过程的变形规律基本一致,研发的自平衡反压系统能够对支架进行可靠预压,对支架的性能进行系统检验,达到施工预压目的。形成的自平衡预压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9 152-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生态廊道坑塘填埋工程实践

    陶华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城绿带重点生态廊道(一期)工程是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森林面积不低于23 600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9.5%的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分析坑塘处理原因、坑塘现状、坑塘处理意义,了解项目环境、确定坑塘的填料,详细阐述浅塘和深塘处理的施工工艺以及项目成果,可见其可行性。坑塘处理在浦东新区环城绿带重点生态廊道(一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还能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2025年09期 v.9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 囊式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应用

    张涛;

    新型囊式预应力扩大头锚杆作为一种新型锚杆,其采用囊式一体化设计,注浆后形成锚固扩大头,集约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快捷,并具有单锚承载力高、锚固长度短、锚固数量少等特点,可显著提高经济和环保效益。近年来,新型囊式预应力抗浮锚杆在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桥隧工程、城市地下交通、边坡工程地下结构抗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论述通过采用水和水泥浆液多次旋喷扩孔及高压注浆的施工技术,保证新型囊式预应力锚杆扩体质量。

    2025年09期 v.9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