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技

城市更新

  • “精品城区”背景下的街区改造难点与整体性策略研究

    李博;

    街区空间涉及多元主体、复杂权属和复合功能,此类工程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造提升不仅涉及物理环境的优化,还需兼顾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维度的协同发展。以城市更新下的“精品城区”理念为背景,总结街区空间改造面临的难点,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精品城区工程为例,分析其改造策略,提出未来街区改造中文化提升和重构空间组织的整体性优化方向,探讨构建未来的城市微更新方案体系。

    2025年06期 v.9 1-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规划与设计

  • 典型地铁车站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探讨

    杨亚坤;

    在地铁车站设计中,防烟排烟系统是一个关键的子系统,其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效果。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某车站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内容,从公共区和设备区的排烟要求、防烟排烟设计思路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烟排烟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地铁车站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建筑经济与管理

  • 建筑业并购行为深度剖析:基于战略协同与风险管控视角

    郑琼;

    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筑企业全国化战略的深入,建筑业的并购活动表现得尤为活跃。通过并购,建筑企业能够快速获取相关资质,实现规模化增长,进入新兴行业领域,实现战略协同。同时,建筑业的并购活动也存在着诸多风险,稍有不慎,并购目的将无法实现。分析建筑业并购动机与典型案例,并从战略协同和风险管控的视角深度剖析建筑业并购行为,以期为建筑业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5年06期 v.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 军事设施建设项目EPC模式设计管理问题剖析

    王春龙;王正刚;刘宁波;赵伟;

    EPC模式正在军事设施建设领域全面展开,其设计管理对项目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军事设施代建项目(EPC模式)督导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从初步设计阶段论证不够充分、部分设计不满足军事属性要求等方面,剖析目前军事设施建设项目EPC模式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增设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完善项目实施阶段调整初步设计的流程、明确军事设施建设相关技术标准等建议,以期为完善和发展适应军事设施建设项目EPC模式的特点和要求的设计管理体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5年06期 v.9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PPP+REITs模式下的底层资产投资决策研究

    张晓阳;

    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合同周期过长、内容复杂、融资困难等痛点,亟需结合创新的金融产品来解决此类项目的周转率,提升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以运营期内的PPP项目为研究对象,从资产收益和运营成本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分析投资风险,判断项目是否可以作为优质资产打造成基础设施类REITs产品。

    2025年06期 v.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研究与探讨

  • 城市闲置用地转型体育空间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刘文卓;刘周敏;罗清;

    在国家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盘活城市闲置用地转型为体育空间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提升土地效能的关键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探析城市闲置用地转型体育空间的机遇、困境,并提出针对性路径:制定配套政策,提供操作指南;明晰审批路径,简化办理手续;鼓励社会投资,吸纳专门人才;科学规划选址,满足市民需求;实施对外开放,确保安全至上。研究成果旨在为优化城市体育空间供给、深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2025年06期 v.9 19-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青海省海东市灰土地基膨胀性问题探析

    汪发红;施文君;

    基于青海省海东市近年来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灰土地基膨胀典型案例,结合现场勘验、试验研究与相关标准对标分析,发现: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石灰的加入导致了碳硫硅钙石形成,该类矿物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吸水膨胀性,是灰土地基产生膨胀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旨在为海东市灰土地基膨胀工程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2025年06期 v.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 不利结构面对建筑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及支护方案设计

    陈志伟;

    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及优势结构面理论,定性分析建筑边坡中存在的不利结构面及其组合形式,并根据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形破坏模式,选择合适的稳定性计算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不利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有效的支护设计方案。

    2025年06期 v.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 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若干问题研究

    许玮文;

    钢筋工程作为土木建设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尚未引起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施工单位在钢筋工程管理上的水平良莠不齐,总体呈现出“质量意识薄弱、现场管理不足、施工工艺落后”的现状。基于多年工程监督经验,对照相关规范和图集要求,梳理钢筋工程中较常见或未被充分重视的问题,旨在指导相关技术人员严格规范现场施工组织,从而提升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2025年06期 v.9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场手工测绘方法研究

    唐寅;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研究依赖于精准的测绘数据。现场手工测绘方法作为传统测绘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记录建筑细节、传承工匠技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手工测绘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传统建筑手工测绘操作流程,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助力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5年06期 v.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王敬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地下基础设施的老化,排水管道修复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开挖修复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对环境干扰大等问题。非开挖修复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经济的特点,逐渐成为排水管道修复的主要方式。总结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分类,综合分析各类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非开挖修复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9 38-4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建筑结构

  • 增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方法

    卞海涛;

    新建结构设计和既有结构加固时,存在增强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需求。除常见的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方法,增强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还可采用设置锚栓、施加预应力、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设置型钢剪力架4种方法。综述这4种方法的研发历程,介绍各方法的计算模型及在我国规范中的采纳使用情况,并通过计算安全裕度系数,定量说明我国规范中这4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

    2025年06期 v.9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 预制锁链构架墙静力轴压试验研究

    王俊;李波;丁安磊;

    针对预制锁链构架墙的轴压性能开展试验研究,通过1∶1足尺试件对比分析其与现浇剪力墙的力学行为差异。试验采用工厂预制中空墙体,结合现场二次浇筑工艺,系统量测竖向荷载下墙体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变形特征及应变发展。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构件破坏以中下部混凝土外鼓脱落与钢筋隆起为特征,极限承载力较现浇构件低7%,但实测值达理论计算值的1.59倍;其荷载-位移曲线斜率降低20%,但极限位移增加10.6%,表现出“刚度较低、延性较好”的特点。研究成果旨在为该新型墙体的结构设计、节点优化及工程应用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相关结论已纳入上海市企业标准体系。

    2025年06期 v.9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建筑节能

  • 珠三角地区高密度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开发

    黄春光;娄驷渭;黄宇;邹煜凯;

    建筑节能减排是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城市尺度的建筑节能研究可以灵活、有效地促进节能减排,建立城市建筑群能耗模型已成为研究各种措施与成果对建筑能耗影响的有效方法。通过利用GIS数据为深圳市划分15分钟生活圈用地类型,并结合珠三角地区典型单体建筑模型与3个城市形态因素建立典型区块建筑群能耗模型;使用EnergyPlus软件对模型进行能源模拟,揭示不同用地类型和不同城市形态下生活圈区块的能耗差异,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规划及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2025年06期 v.9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6K]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的航站楼空调系统变频优化研究

    王秋涧;傅芷涵;王建文;刘诗雨;郭留杰;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站楼作为大型交通枢纽,其空调系统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航站楼建筑具有空间高大、热负荷动态变化及人员密集等特点,传统的空调系统优化研究方法难以兼顾节能与舒适性需求。以夏热冬冷地区某航站楼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技术,结合变频控制策略,开展空调系统优化研究。通过现场实测获取环境数据与送风参数,建立简化几何模型,模拟分析不同送风策略下室内温度场、速度场及舒适性指标的分布特性;通过CFD舒适度模拟,分析变频控制优化策略前后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形成风机变频优化方案节能效果量化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计算示例。形成的CFD应用于航站楼空调变频技术的研究方法旨在为降低航站楼空调系统能耗、改善室内热舒适性提供有效参考,为高大空间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2025年06期 v.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市政工程

  • 上海市高等级内河航道治理的可持续建设研究

    王辉;

    高等级内河航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治理与建设不仅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探讨如何在航道整治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旨在为上海市高等级内河航道的可持续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促进沿江沿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助力其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5年06期 v.9 64-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高速公路排水方案研究——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为例

    张晓叶;

    现状高速公路雨水排除方式单一,且与所穿越区域的现状排水体系无法协调。为提高汛期高速公路排水效率,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为例,采用区域排水系统规划方式,研究高速公路排水方案制定的原则与特点。对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排水系统进行详细梳理,提出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排水管道、明渠、调蓄设施相结合等措施,提高道路排水效率,并对沿线区域的排水系统进行充分的利用与保护。

    2025年06期 v.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建筑材料

  • 高层泵送C80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顾斌华;

    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特大型建筑(特别是地标建筑)的结构设计日趋复杂,对混凝土材料技术和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150 m高层泵送C80混凝土试验为研究对象,结合施工难点,严选原材料确定最优粉料体系及比例,再通过试配最终确定最优砂率及外加剂掺量,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优工程应用配合比。总结了C80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及工艺参数,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试验依据和实践经验。

    2025年06期 v.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 建筑材料产品隐含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张世敏;

    建筑材料(以下简称“建材”)产品的质量通常被认为是其使用性能和相关的理化特性,而对建材产品隐含的质量特征的关注却相对不足。建材产品的隐含质量主要体现为隐含碳、健康性以及循环性能。提出了一套隐含质量量化评估体系,该体系构建了隐含碳、健康性和循环性能的量化识别核算模型,开发了Origin建材产品隐含质量量化识别评价工具。利用这一评价体系可对产品的隐含性能进行评估,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产品的隐含质量,还有助于与国内的绿色建材认证以及国际认可的绿色和健康建筑评价体系实现材料评价的互认。

    2025年06期 v.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评估与检测

  • 排水及污水用聚乙烯管道接口密封圈的质量控制

    钱平;

    密封圈是确保排水及污水管道系统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防渗漏效果。如密封圈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污水泄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污水管道通常处于恶劣的化学和物理环境中,密封圈必须能够抵抗这些环境因素的侵蚀,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对密封圈质量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密封圈质量控制的手段,并给出检测试验的标准和方法,对密封圈的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空间网格结构厂房安全性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孙宝民;

    空间网格结构作为典型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凭借其整体性强、经济性好、施工便捷等优势,在工业厂房、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荷载变化、材料老化、施工缺陷及地震作用等因素,空间网格结构易出现杆件屈曲、节点失效等问题,导致承载力下降甚至整体垮塌。为确保大跨度公共建筑的安全性,应着手对这些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进行结构检测与安全性评估,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结构安全性退化的,应考虑进行结构加固改造以提高其安全性能。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空间网格结构安全性检测及评估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空间网格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空间网格结构厂房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过程以及后续加固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9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城市混凝土梁桥常见病害总结及成因分析

    周海丰;

    城市桥梁病害多种多样,随着运营年限的增长和城市交通车流量日益增长,桥梁耐久性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中小型非预应力结构板梁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合肥市多条城市主干路近年来的系统检测成果,归纳总结了城市道路各结构类型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系等部位存在的常见病害特征,包括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破损露筋、支座脱空、铺装车辙等方面,并依据结构受力特点对各病害的成因进行针对性分析,给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对策,形成具有系统性的总结成果,以期为城市桥梁运营维护、检测等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9 89-9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历史建筑青砖砌体强度检测方法研究

    王颖;

    上海市目前缺乏针对本地近代历史建筑的青砖和石灰砂浆的测强曲线,现有的间接法检测推定的强度结果准确性存疑。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对不同检测标准和文献中采用回弹法检测历史建筑青砖测强曲线和采用贯入法检测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测强曲线进行比较,并对实际项目检测原始数据使用不同标准进行强度评定结果的对比分析,寻找出适合的测强曲线。同时,通过收集采用原位直接法检测的实际项目数据,与间接法检测推定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上海市历史建筑的青砖砌体按DG/TJ 08—804—2005《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间接法进行强度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实际强度。采用上述间接法检测青砖砌体强度偏于安全。

    2025年06期 v.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 大模型技术在建设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蒋睿;

    建筑工程检测不仅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还需要高精度的分析和实时反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结合大模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优势,探讨其在建设工程检测中的智能客服、标准管理、结构健康监测、材料性能评估、安全隐患识别及报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大模型凭借其在模式识别、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有望成为推动工程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6期 v.9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检测工作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曾彬;

    上海市率先推出《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团体标准,通过标准化规范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检测工作,为塑胶面层建设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控制提供了标准依据。经过多年实施,团体标准也进行3次优化改版,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得到严格把控,有效保障了师生身体健康。

    2025年06期 v.9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 浅析超大城市深基坑监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万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原有的土体状态、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能及时发现基坑施工对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基坑施工安全,以上海市某工程项目为例,对深基坑工程监测重难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基坑周边环境现状调查与交底、控制网布设、监测点布设与保护、基坑间歇时段施测等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来指导施工,保证了项目的安全、顺利实施。

    2025年06期 v.9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大型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王春;

    以池州市神山石灰石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的详细勘查、岩体结构分析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经工程修正),明确边坡浅层岩体质量特征及潜在破坏模式。采用隐式求解算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矿山采场边坡在各荷载组合工况下安全系数均显著高于规范要求,稳定性良好;运输道路内侧边坡在地震工况(荷载组合Ⅲ)下计算安全系数为1.142,略低于规范最低要求(1.15),存在浅层失稳风险。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运输道路边坡加固建议与采场边坡监测维护措施,为保障矿山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2025年06期 v.9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机械设备

  • 第三方检查机构在大型机械行业监管中的重要性研究

    刘杰;

    大型机械行业尤其是建筑机械领域面临行业下行、低价竞争、设备套牌、维保缺失、检验检测机构报告造假等乱象。通过翔实的数据论证第三方检查机构在提升设备隐患整改率、强化行业管理能力、促进人员能力提升、规范市场竞争以及遏制报告造假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针对性的行业监管建议,旨在为大型机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025年06期 v.9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绿色建筑

  •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

    王魁星;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能源供应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从低碳生态视角出发,深入探讨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策略。通过深入分析低碳生态城市理念与绿色建筑内涵,识别当前绿色建筑规划中存在的长远规划不足、技术落后、区域特色不明及专业人才短缺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规划长远发展、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强化区域特色及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对策。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设计,促进生态城市与低碳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期望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06期 v.9 116-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施工技术

  • 新型全通式外墙诱导缝在超长地下结构中的应用

    栗学杰;袁镭;胡威;邢清松;李长运;刘红雨;魏萍辉;

    超长地下结构工程日益增多,减少或避免混凝土外墙裂缝问题成为施工难点。结合某医药厂房超长地下结构的施工实例,研究新型全通式外墙诱导缝在超长地下结构中的应用,总结诱导缝的施工方法、后期取得的效果等。实践表明,采用新型的全通式外墙诱导缝技术,能有效减少地下室外墙的裂缝数量、降低外墙的渗漏风险,提高施工质量、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为类似工程的诱导缝设置提供建议。

    2025年06期 v.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 岩溶地层钻爆法隧道超欠挖原因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张文明;

    超欠挖问题在钻爆法隧道中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隧道工程材料超耗与建设成本。针对岩溶地层超欠挖问题,从地质、钻孔、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影响岩溶地层超欠挖的主要因素,提出岩溶地层超欠挖的具体控制措施,提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超欠挖动态检测技术。实践表明,隧道超欠挖动态检测技术可有效控制岩溶隧道的超欠挖问题,提升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

    2025年06期 v.9 123-12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自动伺服系统应用探究

    侯意彬;

    传统混凝土支撑系统在轴力动态调节和变形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上海市黄浦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探讨混凝土支撑轴力自动伺服系统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及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系统能显著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5年06期 v.9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盾构推进管片上浮控制措施研究

    倪红;

    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殷高路站-政立路站区间,其盾构推进过程中出现管片上浮进而引发管片碎裂和渗漏等相关问题,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措施和方法,为盾构掘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2025年06期 v.9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冻结法施工联络通道对临近盾构隧道变形影响研究

    岳朋成;

    冻结法施工是目前富水地层地铁联络通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依托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工程实例,探究冻结法施工过程中粉砂层冻胀和融沉机理,并通过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对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施工过程的冻胀效应及后续融沉灌浆过程会造成附近隧道拱顶上浮和水平收敛变小,但对隧道拱底的沉降影响相对较小,及时进行融沉灌浆能够有效降低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2025年06期 v.9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超高层深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效率分析

    晏煜恒;

    依托超高层建筑上海市金桥春宇T1塔楼工程,通过现场监控视频,对超高层深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监控所得混凝土浇筑量—时间曲线与泵站提供的基本一致,说明监控所得数据较为可靠;溜槽在浇筑过程中存在混凝土泄露的现象,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浇筑效率与泵车位置有关,位于交通便利处的泵车效率最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效率公式,并将监控和理论的橄榄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监控和理论的橄榄车总数基本一致。

    2025年06期 v.9 141-14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大断面矩形顶管非搭接围护弃壳进洞施工技术

    韩建勇;

    依托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长风公园站2号出入口顶管工程,详细介绍大断面矩形顶管非接触围护弃壳进洞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并且对该技术的使用原因、工艺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经过文献查阅对各类大断面矩形顶管弃壳进洞施工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接触围护结构法为顶管弃壳进洞的典型方法。

    2025年06期 v.9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超高层多筒刚性连体结构施工模拟与分析研究

    李子昂;

    超高层复杂结构体系施工过程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需要明确结构体系在施工期的变形和受力特点,从而对结构施工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针对某超高层多核心筒刚性连体结构,考虑体系内多种结构模块安装、荷载施加、支撑卸载等施工顺序,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从体系内钢结构模块的变形演化规律、核心筒与悬挑模块的变形影响机制、核心筒受力机制等方面,对施工期内结构特性开展研究。

    2025年06期 v.9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复杂环境下大型盾构机后退关键技术研究

    杨振业;

    目前,国内外关于盾构隧道正环完成拼装,盾尾穿越洞圈后再进行盾构机后退的情况尚无先例。以某工程盾构机出洞遇到障碍物需将盾构机后退至始发井进行故障排查为例,详细介绍自主研发的盾构后退关键技术,涵盖后退装置、止退装置以及同步注浆技术等方面,为后续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6期 v.9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 超大基坑分坑施工提前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朱文舟;付效铎;张冲;黄卫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设项目对地下空间的利用逐渐增多,超大型基坑项目也随之增加。以上海某建设项目为例,针对项目工期紧、基坑面积大、需要分坑施工的特点,基坑分坑施工采用优化支撑结构形式、增加斜抛撑及改进斜抛撑节点等措施,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后续类似项目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6期 v.9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不同体系附着升降脚手架组合斜向爬升应用研究

    龙凤;

    以设计适配的斜向爬升脚手架体系为目的,创新性地采用不同体系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组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斜向爬升脚手架体系有效克服了倾斜外立面施工的技术难点,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且在施工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类似具有倾斜外立面结构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与实践经验。

    2025年06期 v.9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大跨径大荷载行车梁的改进与优化研究

    宋俊娜;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车站端头井处大跨径大荷载行车梁受力情况,并对比建造成本,得出最合适的设计结果,为简易梁作为行车梁提供了保障安全技术保障。目前,该行车梁已在地铁施工现场得以成功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06期 v.9 171-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大口径污水干管抢修工艺探索与实践

    黄捷;

    以上海市虹桥污水处理厂DN2200 mm进厂总管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在复杂城市环境下,大口径污水管道应急抢险与永久修复的技术实践与管理经验。通过快速应急响应、非开挖修复技术融合,实现高效修复与安全施工,为类似城市地下大口径污水管道抢修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2025年06期 v.9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城市核心区高架边梁带防撞墙更换技术研究

    赵磊;

    依托上海市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从预制边梁带防撞墙的生产、运输及架设等多方面介绍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摸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城市核心区高架边梁带防撞墙更换的施工技术,并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适用性强、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对周边居民影响小等特点,对未来防撞墙等的更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9 180-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 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在深基坑支护的应用——以南昌市儿童福利院项目为例

    屈兵兵;屈正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拟建项目基坑开挖深度逐渐加大,越来越接近建筑红线,且周边环境相对复杂,因此基坑支护方案需谨慎。某项目距离建筑西侧红线较近,选择热熔式可回收锚索,可最大限度减少坡面开挖破碎段,简化施工工艺,抗震性能好。现场测试得出,锚固段和自由段的弹性工作状态稳定可靠,弹塑性位移表明锚索锚固段发生的是渐进性破坏。

    2025年06期 v.9 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 住宅小区外墙修缮的精细化技术与实施案例

    尹小明;

    以某住宅小区外墙外保温安全与防渗漏修缮项目为例,深入探究外墙修缮中的新型技术、新型管理方法及施工经验。实践表明,通过全方位精准检测,精心编制修缮方案,秉持样板先行理念并严格评估,应用薄层原位修复技术、特殊节点防渗漏工艺及系统性管理方法,可有效解决外墙保温层脱落、饰面空鼓渗漏等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2025年06期 v.9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