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召武;
铁路站房旅客集散区域室内净高不足,会影响旅客乘降的空间舒适度。在不调整结构层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优化吊顶内水暖系统布设,提高吊顶标高。结合铁路站房具体工程案例,运用BIM技术对综合管线进行优化布设及碰撞检查,阐述通过调整吊顶内风管厚度、管道翻越绕梁以及调整设备位置和管线布设路径等措施,减少设备、管线对吊顶内空间高度的占用,实现提升吊顶标高、提高室内净高的目的,并对3种措施及其适用情况进行比选、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袁红丹;
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具有工作面小、无须破除和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等优点,在城市排水管道修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归纳上海地区常用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技术,综合分析各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区域排水管道修复工程为例,结合相关管道修复工程标准,对管道非开挖修复的设计要点进行论述分析,并介绍技术应用案例效果,可为同类型排水管道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 黄锐;王彦杰;
传统现浇混凝土支撑因自重大、养护周期长、重复利用差、拆除难度大、产生建筑垃圾等问题常被诟病。此外,当基坑跨度较大时,须设置中间立柱以缩短支撑跨度,从而减小竖向变形,增加其稳定性。基于此,在结合传统混凝土支撑优点的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创新式的改进设计,提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撑设计:将混凝土支撑分段预制,在现场采用后张法张拉成整根支撑梁,两端与基坑围檩整体现浇。结合工程试验实例,阐述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撑设计方案,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3年06期 v.7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 梁昊庆;
基坑工程施工当下主流的明挖顺作施工方式需利用基坑栈桥作为施工通行与操作的平台。因此,基坑栈桥的布设将直接影响基坑工程的工期与造价,继而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实施。目前基坑栈桥的排布,主要基于基坑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理解和工程经验,尚无基于科学原理的优化排布方法。提出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基坑栈桥排布优化技术,提出栈桥优化的4个优化目标与4个边界条件,并以具体算例验证所提出的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为明挖顺作基坑栈桥排布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023年06期 v.7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 张开洋;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住宅项目设计也应与之相适应,更多地在实用性和品质的角度为住户考虑。以上海市2个高层住宅项目为例,结合工程实践归纳总结,对比地库与主楼之间不同连接方式在成本、施工、后期使用便捷性等方面的差异,初步探讨不同做法之间的优缺点,为项目各参建单位后续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主楼与地库“脱开”在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和防渗漏上更优,但在后期住户使用的便捷性方面表现较差,应在设计中考虑住户后续停车入户的动线问题。
2023年06期 v.7 22-2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 孙宏伟;李法善;
在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能源低碳、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以某公办学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介绍系统机组节能降碳设计及运行优化策略,并提出事先评估、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这3个节能降碳评价阶段,以及包含整体评价指标、分项评价指标和费用评价指标的节能降碳评价体系。
2023年06期 v.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张颖慧;黄婷;
改造热水机房、锅炉房的能源设备及热水系统,做到节能减排,对医院的循环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某医院实际改造工程案例,对原有蒸汽锅炉的使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节能改造可能采用的能源形式进行经济性等因素的综合比较与分析,可为类似节能改造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2023年06期 v.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丁玉贤;张萌;郝林;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建筑围护结构蓄热能力差、热损失大等问题l,将相变材料(PCM)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设计成蓄热调温型围护结构,能为北方地区节能改造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利用EnergyPus软件,以北方地区民居为例,从调整相变材料位置和相变温度的视角,分析相变材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相变材料安置于墙体的中间层或内层时,制冷能耗、采暖能.耗和总能耗分别降低46%(20℃)、81%(15℃)和47%;从相变温度角度看,当相变温差为1℃时,最小采暖、制冷能耗、总能耗分别为260kW·h/m~2、4.55kW·h/m~2和15.01kW·h/m~2,对应的节能率达90.1%、70.3%和64.
2023年06期 v.7 42-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郝玉伟;梅震伟;任泽俭;
BIM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加快了工程建设向智能化阶段转型升级。大中型水闸工程建设具有外部环境影响大、基础处理及工程结构技术复杂、作业工序多、资源调配量大、施工任务重等特点,通过BIM技术对大中型水闸建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以BIM技术在山东省无棣县黄瓜岭橡胶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中的全生命周期应用为例,探索工程数字化设计、智慧建设管理、可视化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应用,分析相关技术应用取得的显著成效,为BIM技术在大中型水闸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2023年06期 v.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易杰;
Revit软件作为BIM技术应用中最为基础、应用为最广泛的建模软件之一,不仅能精确、快速导出实体清单工程量,还能通过二次开发的插件,计算模板和脚手架工程量。但在实际项目的应用过程中很难落地实施,其根本原因是项目商务部门对Revit软件算出的工程量数据的准确性存在质疑。将基于Revit软件算量模型所得的数据和预算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探索出一种可用于高精度混凝土算量的Revit软件建模方法。基于实验模型数据的分析,证明由Revit软件建立的模型只要根据可进行高精度混凝土算量的建模方法建立,所得的工程量明细表数据是真实可用的;并以杭州市拱墅区某工程为例,进行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与应用,证明该方法的可实施性。该方法可减少重复建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高精度混凝土算量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7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 曾志文;乔永强;李任戈;温庆年;李志禹;
i为缓,解i香港建筑行业劳动力不足、建造周期长等问题,香港i特别行政区政府鼓励组装合i成建筑法(Moduar Integrated Constructon基于此i现状,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了全套钢结构高层(20层)MC住宅方案,研究出新型i高层可拆卸结构体系和建造体系(目前已经通过香港MC认证),同时建造3层研发样板来验证该体系的建造便捷性。研究成果可为香港的高层MC和内地模块化建筑提供借鉴经验。
2023年06期 v.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郑明春;陆韬霆;沈瑶;朱玉婷;
在国家大力推动“双碳”战略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物业管理企业结合建筑碳排放总量核算,科学分析排放结构,结合碳排放核算结果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对于物业园区加强碳排放管理、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调研阐述智慧物业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梳理当前国内外智慧物业建筑数字化平台的发展现状,重点关注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化体系、数字化应用场景及相关案例。聚焦物业智慧管理平台的界面架构和运行逻辑,以安徽省合肥市高速·滨湖时代广场综合体碳盘查为例,梳理碳排放核算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围绕范围一、范围二的碳盘查结果展开分析,为智慧物业建筑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7 58-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杨成方;王珊珊;瞿志林;赵保峰;林海;
预制悬拼桥梁施工方法作为桥梁领域一种先进的施工工艺,在多跨度的连续梁桥、城市高架桥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南京市宁句城际轨道项目,研究BIM技术在预制节段悬臂拼装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建立BIM模型,结合广联达智慧信息平台,进行设计优化、方案比选、技术交底,并指导现场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了安全问题风险,节约了材料成本,实现标准化施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预制悬臂拼装桥梁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年06期 v.7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 陈铭辉;
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白龙港南线输送干线SST12标过江段(W2号-W1号)顶管(从浦东向浦西顶进)在顶进至336m处遭遇立新船厂下方桩基础障碍物,导致该段顶管无法继续顶进的问题,介绍将已顶管道的部分管节拔出的方案,并重点阐述退管施工重难点和技术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2023年06期 v.7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黎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岩溶强发育的地质环境下开挖,往往会因地下水的作用,引发溶洞坍塌或土体失稳,进而导致基坑开挖出现大量涌水、土质坍塌以及周边地面沉降过大等问题。岩溶发育地段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施工中,应该严格做好地质探测,提前勘察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范围岩溶情况,进而做好岩溶处理施工,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施工期间的安全。介绍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来的溶洞注浆工艺和施工控制重点,为类似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岩溶地段溶洞处提供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2023年06期 v.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 包晗;
以赣深高速铁路信丰西站造型开放式铝板幕墙工程为例,在造型开放式铝板幕墙设计理念及施工重难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总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细部做法,有效改善传统幕墙胶缝耐久性和防霉影污染铝板的效果,为满足铁路客站全生命周期建设维护需求提供参考,为类似开放式铝板幕墙施工提供借鉴。
2023年06期 v.7 76-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孔伟;
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预应力抗浮锚杆作为处理地下工程抗浮的新方法,在粉质黏土夹粉土层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以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主题酒店地下工程为例,介绍变直径钢筋笼扩大头预应力抗浮锚杆在粉质黏土夹粉土层中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分析其经济效益。施工完毕后,抗浮锚杆验收结果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其施工工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2023年06期 v.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 姚士威;王家岳;刘聪;邵珠令;
以某深基坑项目为实例,在分析基坑特征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将施工进度、项目经济性及基坑安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复合重力坝在围护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展开全方位的跟踪监测,为基坑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采用复合重力坝围护结构,既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性,又能保证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23年06期 v.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 印冬雷;
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集电港B区3-2信息技术产业平台项目中,上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悬挑板在使用传统的脚手架-模板体系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遇到的困难,概述了一种采用角钢组成的新的钢支撑体系技术方案,并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受力分析。方案实施后,悬挑板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且满足不同楼层悬挑板同时浇筑施工的要求,缩短了钢筋混凝土悬挑板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06期 v.7 88-9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王凯;
天津市轨道交通某区间的外挂式重叠联络通道施工是在国内首次实施,为解决外挂式重叠联络通道首次实施的相关技术问题,对此种联络通道进行难特点分析,并对各结构工程间的相互影响、冻结暗挖通道之间的相互扰动、冻结孔布设、联络通道与竖井连接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外挂式重叠联络通道已顺利完工,各项监测表明,上、下洞联络通道结构渗漏较少,地表、隧道、联络通道沉降未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2023年06期 v.7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 王一明;
台秤安装部位的沥青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一系列的道路病害。基于此,以沥青路面新增台秤部位病害为研究对象,对其路面损坏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其成因提出调坡并增设过渡板的处治思路,对过渡板设计、过渡板施工以及沥青路面调坡等关键施工维修技术进行探讨,并通过实践应用,表明该项技术有效提升了沥青路面新增台秤部位病害维修质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使用。
2023年06期 v.7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胡博;
为提升桥梁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对基于钢板桩的桥梁施工深基坑支护展开研究。研究得出:钢板桩的抗压强度、耐久性、施工难度、成本效益等优于传统支护方法;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需综合考虑土体特性、水位状况和荷载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钢板桩的尺寸和间距;质量控制是关键,要确保钢板桩的垂直度、水平度和连接质量符合标准。此外,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和数值模拟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测和评估支护结构的变化,及时预警和解决问题。通过理论和工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了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7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 张亚妮;龙天艳;崔新雨;
以高炉渣、钢渣等冶金渣为主要原料,研究固体废物原料及发泡剂种类优选与配比调整、配套发泡剂选择、熔融温度及烧结时间等生产工艺参数控制对发泡陶瓷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开发发泡陶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冶金渣为原料制备发泡陶瓷时,冶金渣适宜的添加量为20%~30%,其中高炉渣15%~20%,钢渣5%~10%;相比于碳粉,碳化硅(SiC)作为发泡剂更利于形成孔径分布均一、性能良好的发泡陶瓷样品;适宜的发泡温度为1 150~1 170℃,保温时间为60~70 min,升温速率为预热熔融阶段5~8℃/min、发泡阶段3~5℃/min,总烧结发泡时间为280~350 min。
2023年06期 v.7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 吴军;
为优化道桥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提高路面高温稳定性,进行掺入玄武岩纤维的道桥沥青路面复合材料试验分析。试验将壳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c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玄武岩碎石料、石灰岩机制砂、石灰岩矿粉、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合,制备为道桥沥青路面复合材料。将其用于道桥路面施工后,使用车辙测试方法,分析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条件中,道桥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0%,长度为6 mm时,道桥沥青路面复合材料用于路面后,道桥路面45 min变形量与60 min变形量最小,动稳定度最优,此时道桥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最佳,抗车辙病害的能力最显著。
2023年06期 v.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